新东方网 > 苏州新东方学校 > 家庭教育 > 校长专栏 >

对孩子的“一心”

2015-04-02 11:28

来源:

作者:宋竹雅

我的父母都是个急性子,尤其是我爸爸。儿时的记忆里,只要我做事慢个半拍,爸爸那凶狠的眼神就甩过来,瞪大了眼睛,冲着我嚷嚷,“你怎么还没弄好,做事情慢死了!”之后我就会哆哆嗦嗦的赶紧把事情做完,畏手畏脚地红着双眼跟在爸爸的身后,小脑袋瓜里还会想着我到底是不是爸爸亲生的等等问题。

这种场景几乎一直陪伴我的童年,记忆中我不敢犯错,不敢顶嘴,虽然爸爸从不打我,但我对他一直保持着畏惧的心理。慢慢的长大了,也不知是习惯了他那凶狠的目光和粗暴的嗓音还是怎么的,我也渐渐感觉到爸爸那无尽的关爱,感觉到爸爸为了我默默的奉献……手术后就看到他充着血的双眼和凌乱的头发,满眼的心疼和不舍;高中晚自修担心独自夜路回家危险,漫天大雪下总是看到微躬的背影;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虽是责备的话语,却饱含安慰的语气……原来那个老是冲着自己发火的爸爸,其实是很爱我的,在他重重的伪装下隐藏着的是深沉的爱。

多么庆幸自己在长大,在理解爸爸。

前不久,电视上热播的《爸爸去哪了》,可能比较羡慕孩子们能那么直接的感受到老爸的疼爱吧,每每观看一集总是让我热泪盈眶,有时还会打趣的和爸爸说,你看别人的爸爸多有爱,爸爸微微黑了脸,恼怒的说道,这些都是电视节目,作秀的,知道不?也许不排除这方面的一些原因,但是在自己接触教育这块后,渐渐的知道每个年代的父亲对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每个时代的教育方式都隐含着时代的烙印。我的爸爸是典型的60后代表,他们多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普遍对孩子缺乏耐心,纵观70后和80后的爸爸,他们相较于60年代的父亲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他们会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开心和难过的事情,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耐心”好像是一直缺乏的,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严重缺乏。

毋庸置疑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每个父亲都是无比疼爱。但是孩子一旦做错事情或者做的事情没有按照爸爸预期想象的轨迹进行时,许多爸爸就开始跳过耐心等待这个环节直接跳跃到瞪大眼睛着急的阶段,觉得为什么这个事情很简单做起来这么慢,或者就是做不好。而每每爸爸的这个状态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

在我看来,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你被蚊子叮了一下,不管他,很快就会没事,若总是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耐心的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抛弃平日里粗暴的嗓音,和孩子平心静气的沟通,也许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也许很多爸爸都没意识到自己缺乏耐心,当孩子慢腾腾穿衣系鞋时,没耐心的你上前帮代劳,帮掉了他的独立性;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时,没耐心的你忙着自己事,忙出了他的孤独感;当孩子汇报不合格成绩时,没耐心的你来一顿责骂,骂掉了他的自信心……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孩子以后成长的,所以对待孩子,还是请您多放些耐心吧!

苏州新东方官方微信:新东方苏州学校 (微信号:suzhouxdf

最新考试资讯、优惠活动,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