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 > 苏州新东方学校 > 新闻动态 >

2016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全解析

2016-06-07 22:54

来源:

作者:

人生重大考试之一,

别国没有的珍贵体验。


每个考试结束,

都会有一瞬(可能不止)的挣扎——

到底要不要对答案?

对了,怕喜过头,

错了,怕会难过。

小新温馨提示:

考生们在查看今天的考试点评前,请一定要确认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强大!考完最后一门再回头看也是可以的!可以先收藏~


新东方优能中学高中组

第一时间做解析现场——


那么,我们一起回到今天的试卷内容——

语文篇

201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新东方的小伙伴们,今年的作文题是否似曾相识?

【审题】

此文立意本不复杂,最佳切入是同时写两个方面。如果偏重一方也未尝不可,只是如果恰当运用对比,讲出“个性”与“创新”的区别,“有话”与“无话”的不同,都是不错的立意加分项。所以只要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不跑偏,不太容易偏题。

【结构】

议论文的话正反论证永远是最佳结构,根据我讲过的层层推进或者正反论证,组织一篇行文流畅的文章应该并不难。

【内容语言】

上课时给过很多素材,也帮大家修改过,这里略过不讲。注意无论事例与抒情,都一定在与题目相关的基础上展开。

已经不是第一次押中高考作文题目,这一次依然觉得不惊不喜。所有的一切不是偶然,而是日夜努力过后的必然。

正如你们知道的,我讲过个性。所以正如你们在讲义上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的笔记那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讲的是一往无前春风得意的铺张,讲的是不畏人言目光坚定的个性张扬。在自己有话说的领域,滔滔不绝不退让。

你们也知道的,我讲过创新,这是我作文班里六大主题其中之一。当“创新”这个词语从群里跳出来,又被你们证实的确是10分钟前刚刚收尾的作文题目时,我知道你们必会不负我望。

记得吗,我讲过宋词的创新。讲过它为什么叫做诗余却独树一帜不落窠臼,讲过钱钟书先生评价“从天上宫阙的唐诗到人间桃花的宋词”;我讲过武侠的创新。讲过金庸的十四字对联,他的武侠新格局与境界,他的背景设定与独出心裁;甚至,我讲过一国一民族的创新。固步则死,创新则生。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我带你们走过,那一段漫长而值得回味的历史。

所以,在别人保持沉默的领域寻找新的角度,擦出新的火花,尽管无话,却拥有更多想像的空间与希望,便是什么叫“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他们太熟悉了过于“有话”,反而会束手不前,倒是那些“无话可说”的空间里,往往孕育着无穷的希望。

 



优能中学语文团队解析作文题:

今年江苏省的作文可以说中规中矩,从考题上来看,并没有设置太多审题障碍。材料当中对关键句:“别人说过的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两个解释:第一句:重点在于“个性的彰显”,与中国传统的谦逊内敛的表达态度截然相反,体现出如今在多元社会、多元价值下一种普遍被认同的观点:反对人云亦云,肯定彰显个性,提倡不拘俗套,不落俗流,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追求与众不同的境界和风采。

从方向来看,仍然在老师之前说过的命题范畴之内:人之于世,应该如何定位自身。

如果说前者是指对人之处于世界当中的自我定位,那么第二句“创新意识的闪现”,则是将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理解推向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和方法论:即我们在求学、工作、处事当中应该追求一种不断地突破他人,突破自我,寻找到最有价值的着力点,拒绝平庸和固步自封,有意识地推陈出新,不断地主动迎接新的挑战,追求卓越的意识和态度。

从方向来看,属于人应该如何应对待社会中纷芜繁杂的事。

当然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话则长,说别人所未说,确能体现一己之个性,但是它不仅仅代表标新立异,他更大的价值在于突破现状,永不满足的进取的精神和卓然不群的智慧。体现考生的思辨性,当然属绝佳立意。

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偏题的可能较小,但以笔者的经验来看,越是中规中矩的题目,越易人云亦云,恰恰落入无个性,无创新的窠臼,与题目用意背道而驰。因此,要想在“个性”与“创新”的“镣铐”下跳一支优美的舞,关键还是要给大的概念下赋予实在的内容,即属于你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比如: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

是为了个性而个性,不分是非,不论美丑,不择手段故作惊人之语,玩命地刷存在感,还是坚持说自己的观点,著自己的学说,走自己的人生路?

再比如:创新意识的价值几何?

不在于到底能说出些什么,而在于要有想说、敢说、必须说的眼界和胆识。人类历史的所有发明和进步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演变突破而成,这其间正是因为有言人之所未敢言,为人之所未敢为的精神。

关于材料:平常到凡俗小民如你我,抢眼到媒体明星马东、高晓松和风靡网络和年轻人的“奇葩说”,大到历史文化名人钱钟书、莫言、陈忠实,画家梵高、齐白石,甚至是伟人英雄甘地、哥伦布,当代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可以为我们的文章添姿添彩。

从文体角度来看,议论文记叙文均可发挥。议论文重在观点的自我解读,记叙文可演绎一个言由心生或者言贵生新的故事!

祝各位考生一切顺利!

苏州新东方优能中学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全点评

First

整体点评

总体而言,这是一份充满了创新和个性的语文试卷,一如最后的作文题。

与以往相比,在基础运用题、诗歌鉴赏方面变革不小,其它题型多为常规题型。

作文难度与去年持平,看似一头雾水,其实还是有话说。

这份试卷对于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较高

1

语 言 基 础 运 用 题

比起往年题型,改变还是很大。没有考之前常考的语病、连贯、漫画。

第一题是成语和词语的选用,这是以往的常规题型;

第二题是四句古诗,问哪一句用了借代手法;

第三题是诗文引用,每一句古诗后面跟一句话,问不符合意境的是哪一项;

第四题是一个人写的一整篇文章,被分为三个类型,一个是看见,一个是我的叔叔,一个是对比尔盖茨的访谈,每一类题目对应一个俗语;

第五题是四句古诗,选择对应的评弹、古琴、木偶戏。

点评:没有考查病句,与古诗词相关的占比很大。

其实这在苏州一模二模卷中可见端倪。

苏州一模卷基础知识题考查古诗词与梅兰竹菊相对应,二模卷是选四句古诗描写的自然景象与其他不用的一项。

总体而言,题型改革较大,真正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


2

文 言 文

从文本类型来看,为人物传记类文本,上一次出人物传记类还是2013年。无明确题目,是张岱写的。

从题型来看,考查形式比较常规。

第一题是实词考查;

第二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往年第二题是考查虚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考查在13年之前常考;

第三题是翻译,常规题型;

第四题是沿袭14年以来的新题型概括题,弱化了对虚词的考查。

点评:常规题型,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3

古 诗

相比于2014-2015选取唐诗,今年选取的是宋词,题目是辛弃疾的《八声甘州》。

第一题问上阕选取李广的哪些事迹及其表达效果,5分;

第二题问下阕作者思想情感,6分。

点评:分值略大,但是难度不大,因为其实依然是三问,概括、赏析、情感。类似今年上半年苏州二模。

4

名 句 默 写

常规,比较简单。6句课内,2句课外,一句来自《论语》,一句来自鲁迅。比较简单,认真背好手头的复习资料,满分不在话下~


5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文本选自沈从文的《会明》,原文较长,删改较多。写的是小人物。

第一题是概括原因题;

第二题是对划线句子理解。承袭2008《侯银匠》、2012《邮差先生》,而且都是两处;

第三题是考查细节描写作用;

第四题是探究小说结尾意蕴。这是必出题型。

点评:

体裁来看,15年考的是中国散文,14年是外国小说,13年是中国散文,10-12年都是小说是,高考以考小说阅读为主,今年又回归了一贯的小说路线。

从题材来看,写的是小人物,而且是特定年代里的小人物,原文的写作时间1929年夏并没有放上去,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有一定影响,但是还是可以从文章里找出提示写作时间的蛛丝马迹。

6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文章标题为《成人不自在》。

文本选自《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站在十字路口的孙悟空》,摘自光明日报《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

第一题: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第二题: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儿”“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

第三题: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

点评:

选材来看,节选自对四大名著文学价值的探究。依旧回归国内与传统,强调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重视。

题目来看,与去年相比,题型变动不大,承袭了一贯传统的题型,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和信息提取概括能力,整体感知、由浅入深很重要。

三道题目分别考察:文章论述思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分别为C B B。总体上而言,中规中矩,没有为难学生。

————语文篇完————



苏州新东方官方微信:新东方苏州学校 (微信号:suzhouxdf

最新考试资讯、优惠活动,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